疫情防控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战‘疫’思政,师生同行”为思政工作核心和切入点,以金课标准上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打造思政金课,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
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制作课件
开展“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时代新人,自学自讲,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
学习《习近平用典》学生微视频作品
王颖教授主讲的云端报告会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专门会议,深入领会和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是讲道理的课程,要讲求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深刻内涵,并落实到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同时,部署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以打造金课标准,组织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开展云端讲座等形式,保证在非面对面的情况下讲深讲透基本内容。为了讲活思政课,在学生中开展了“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时代新人,自学自讲,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学习《习近平用典》等系列活动,640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评选出200名学生优秀作品,在学院公众号平台进行展播。邀请吉林大学王颖教授、杨艺教授举办两期云端讲座,300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打造思政暖课,暖心预热多措并举
王禹老师“暖心”三分钟吉他弹唱
疫情期间,针对部分同学的烦躁心理,任课教师以创新的、独特的、学生感兴趣的微课堂形式开展课前暖心预热活动。有的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倾情献唱,有的老师课前播放与授课内容紧扣的歌曲,给同学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惊奇和喜悦,有效调节了学生的心态。还有的老师利用固定时间在线交流、讨论、答疑,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温暖。同学们纷纷表示,虽然线上授课,但是每次上课都有期待感和新鲜感,暖心预热活动很有新意,课堂被歌声激活,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氛围很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打造思政大课,开创思政育人新模式
“战‘疫’思政,师生同行”教师微视频作品
“战‘疫’思政,师生同行”学生微视频作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微课堂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
“青春战疫——手拉手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儿的方式,精心设计思政大课,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辩论、读书报告等形式,丰富教学思政新内容。开展七期“战‘疫’思政,师生同行”系列微课堂。已在学生中开展“战‘疫’微课、微视频比赛”,共有194组97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举办了三期“学习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微课堂。联合学生工作处在线举办“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和“青春战疫——手拉手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全校600余人在线观看直播。组织2020级、2021级学生利用课上两学时、课下四学时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进一步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使思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教学锦上添花。
打造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活动
疫情之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院携手共建学校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疫情防控工作中大中小思政课跨地域、跨学段、跨时空建立手拉手集体备课机制;制定“战疫思政共建同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方案,开展“线上线下同学习 大手小手共奋进”专题活动;开展四期大中小学战疫思政微课、微视频制作活动;收集学生战疫作品近50幅。通过共建联展思政微课与作品征集等活动,推进大中小思政共同体发展,全方位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指导下,高度重视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开展课程创新、教法创新、育人创新,在课堂内容上深研究,在授课形式上想办法,坚持用思政讲疫情故事,用微课、微视频镜头展示中国力量,用心用情将“有意义”的思政课变得“有意思”,在“云”端探索出思政育人新路子,不断提升党建育人成果、思政育人实效。